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时尚 >【乡村振兴在青海】一步一景水车村 生态旅游产业兴 正文

【乡村振兴在青海】一步一景水车村 生态旅游产业兴

2024-03-29 09:29:08 来源:蓝琛资讯网作者:休闲 点击:537次

原标题:【乡村振兴在青海】一步一景水车村 生态旅游产业兴

“江南水乡”水车村全景。乡村陈俊 李玉峰 化组 摄

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冬时节,振兴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,青海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田地里、步景村舍旁、水车山脚下,村生绿油油的态旅冬小麦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……

水车村,背靠群山、游产业兴南拥黄河、乡村西襟公伯峡,振兴丰富的青海水资源、得天独厚的步景地理条件,成为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水车“本底”。

走进水车村,村生整齐有序的态旅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小瓦房、干净宽敞的水泥路、丰富生动的文化墙、碧水映照朦胧的青山,一幅现代水墨山水画呈现眼前,加之鱼翔浅底、鸭浮水面,花草相间、一步一景,让身处如此“仙境”的群众乐享其间。

“路好走了,自来水通了,路灯亮起来了,活动场所建起来了,村里变得干净整洁了,而且还种上了桃树、李子树,我们村能有现在的变化,以前想都不敢想哩……”水车村群众在感叹时说:“吃水不忘挖井人、致富不忘共产党”。

今年已有82岁高龄的老村支书李顺林就住在水车村的一处院落里,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他深知交通的重要性,也很欣慰看到现在四通八达的乡村交通网络。

漂亮的民居。

“以前河边到处是沙砾,垃圾成堆,车也乱停乱放,就像一片戈壁滩,如今这里栽上了树,黄河岸边绿绿的,风景好了来的人也多了。”看着黄河岸边发生的变化,李顺林感慨道:“现在大家随时都能出入县城,盛夏时节会接待很多从外地来的游客,靠着卖自家种的蔬菜,河里养的虹鳟鱼,吃穿早已不愁了,我们守在村里不愿离开,除了黄河水一样连绵不绝的乡愁,就是想亲眼看到脚下这片土地借着国家好政策走向振兴。”

而今,乘着乡村振兴的“春风”,通过省级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、改善村容村貌、提升人居环境、打造示范点,让“河区”蝶变成“景区”。依托特色种植、绿色养殖、乡村农家乐等,集吃、住、游、娱、乐等功能于一体,深入丰富“景区”内涵。

绿色水产养殖。

水车村永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明德告诉记者,以前只是觉得住在黄河边很舒坦,现在学会了养殖,水里的鱼就是宝啊。他每天除了喂鱼,还会专门观察水质,因为保护好黄河水资源才是最要紧的事。

甘都镇镇长张成福表示:“我们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,发展沿黄文化生态旅游、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同时,把生态保护摆在第一位,在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上打造‘化隆样本’成为全县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”

离开碧水轻波的黄河,走入温暖如春的温室大棚,棚里生机勃勃、绿意盎然,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青菜、品类丰富的西红柿等时鲜果蔬。

“县上将温室大棚与观光休闲游结合起来,打造集田园采摘、乡村体验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,助推乡村旅游发展。”今年40岁的种植大户郝永平告诉记者,自村集体大棚建立起来后,自己真正在家门口挣到了钱。

水车村党支部书记赵国智告诉记者:“县上给我们村投资1000万元,实施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项目。目前,根据文化旅游村地形规划,由东北向西南轴向分布,打造乡村民俗文化区、乡村农家乐区、乡村民宿区、水上项目区、湿地农田景观区,并以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餐饮、民宿接待、庭院经济,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农户参与景区设施运行和餐饮服务,扩大就业面,增加农民收入。”

水车村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。

水车村,只是化隆县大力推进生态宜居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。

化隆县副县长冶桂兰表示,化隆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充分依托黄河沿岸丰富的旅游资源,深度挖掘本地独特自然环境和显著区位优势,抓党建、强产业、兴旅游,全力推进“四地”建设,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,交出有温度的“民生答卷”。(陈俊 李玉峰 化组)

作者:探索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